前段时间,法国科学家德斯穆格指出,越来越多的数字装置对下一代脑部发育有负面影响。他宣称“数字原住民”(出生并成长于网络流行时代的孩子)的智商比Ta们的父母更低,自从网络和电子产品普及之后,人类的智商首次出现隔代下降的趋势。德斯穆格称,不论任何年龄,使用屏幕时间越少越好。
这个言论一出,让许多正在给孩子玩手机的父母们又不淡定了。
但结合以前美国儿科学会的推荐,过早接触手机、长时间玩手机,对孩子大脑的发育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不过,在如今的电子时代中,摒弃电子产品不大可能。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只要能够充分地、很好地运用电子产品,对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教育思维的转变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那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的让孩子玩电子产品呢?今天就来聊一聊吧。
即使现在的电子资源对于孩子们来说很丰富 ,包括早教课程、启蒙APP、动画视频等等。但是美国儿科学会在《电子产品和幼儿成长》中指出,2 岁前的儿童很难将电子屏幕中的东西和自身现实转化。
也就是说,即便这些内容再有用, 2 岁前的孩子也没办法将它们和现实联系起来,甚至会产生困惑和混淆。
孩子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的发展,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和养育者的互动来提升,电子产品无法替代。那孩子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有什么危害呢?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有可能引发干眼症,让孩子不停地眨眼。长期对着电子屏幕,注意力高度集中,每分钟眨眼次数不到 5 次,远低于正常的 20~25 次 / 分钟。
这会导致泪液过度蒸发和泪膜分布不均匀,孩子就会不停地眨眼来缓解这种不适,最终导致干眼症。
另外,我国儿童近视率逐年上升,且有低龄化趋势,这和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使用有很大关系。
当孩子逐渐习惯了手机的陪伴,孩子就会变得「心无旁骛」——对周围的事情很冷漠,甚至不在意,心思全在手机上。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畏难、不会社交,反而对手机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手机会对他们越来越有吸引力。
宝宝出生后 7 个月,孩子就能慢慢理解语言了,主要的学习途径除了听之外,还有模仿和互动。
电子产品中若呈现的信息变换太快,孩子还来不及想,就进入了下一个画,孩子若长期处于信息接收的模式,大脑的思考就会变得懈怠。
如果电子产品单向输出,孩子没有模仿和互动的过程,这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说了以上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坏处,但是家长们不需感到惊慌,因为坏处的前提是「长时间的不合理使用」。若根据科学建议合理的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对于孩子的语言、认知、成长等方面都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
儿童2岁前应少接触电子产品,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电视等;2至3岁的儿童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最好分为两次,上午15分钟,下午15分钟。
在手机上可以下载一些早教软件,而不是仅仅只有一些无益的游戏或者抖音视频。
父母应该学会使用电子产品来刺激孩子的大脑活动。其中,家长陪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非常重要。比如,和孩子一起听故事,可以让孩子在听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力构思故事图片;
使用了一定时间的电子玩具,家长要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做运动;
总而言之,家长给孩子玩电子产品已经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研究成果也证实孩子长期不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弊大于利。家长们应该利用好优秀资源,遵循科学建议,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陪伴孩子一起玩耍,才能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让孩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