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交成功
  • 姓名为必填
  • 性别为必填
  • 年龄为必填
  • 学历为必填
  • 联系方式为必填
首页 资源中心 专业科普 专业文献 说话有鼻音!该如何去除讨厌的“鼻音”?

说话有鼻音!该如何去除讨厌的“鼻音”?

发布时间:2020.12.04
浏览次数:
分享:

有些家长反映自己孩子在说话的时候鼻音很重,有些孩子甚至整句话都是用鼻音来说的。


我们常常说的鼻音重,就是腭裂闭合功能受到影响,气流会失去控制地从鼻腔通过,而影响这种功能的可以是结构的不完整,也可能是肌肉力量不足,或者发音习惯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清楚鼻音问题的表现、后果和如何改善,才能让孩子或成人清晰流利的说话。



1

鼻音是什么?


当上腭的软腭与咽壁接触阻碍了气流从鼻腔的通道时,气流就会从口腔流出,我们就无法发出鼻音,而当腭咽打开,我们就可以让气流从鼻腔通过,发出的音就带有鼻音。



普通话有三个鼻辅官:m、n、ng。其中m只能做声母;n既可以做声母,也可以做韵尾;ng 只能做韵尾。因此,普通话发音中声母和韵母都有可能涉及鼻音。另外,在普通话语流音变中,有一种现象叫“儿化”。其中后鼻韵母音节儿化的发音规则是,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鼻化,发音时口腔、鼻腔同时共鸣,称作鼻音化,并卷舌,如“瓶儿”“绳儿”。除此之外,普通话没有鼻化元音。


发音中正常的鼻音是发声共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谓的鼻音问题,指的是通过听觉感觉到的发音过程中鼻音成分过多或鼻音缺失的问题,如非儿化音节中的元音鼻化现象,或鼻韵母归音不到位的鼻音缺失现象。因此,鼻音问题既包括语音问题,也包括嗓音问题,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治。


看待鼻音问题应有一定的宽容度,鼻音的多少是通过听觉主观判断的结果,因此,应当更加注重有声语言的整体和谐和传播效果,把鼻音问题矫治到可容忍的范围之内。



2

鼻音问题的表现和后果是?


鼻音问题有两种表现:一种在不该有鼻音色彩时,听起来鼻腔共鸣过度丰富,俗称“嗡鼻儿”; 另一种听起来声音发堵,鼻韵母很难归音到位,俗称“囔鼻儿”。


不恰当的元音鼻化或鼻音缺失,不仅使得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受到影响,也造成了字音不清晰,影响信息的传达。



3

为何会产生鼻音问题?

鼻音问题可分为开放性鼻音问题和阻塞性鼻音问题。


开放性鼻音问题有可能是器质性问题,如唇腭裂,必须靠手术进行弥补才能矫治;更多的情况是由于发声方法不当造成的,比如口腔开度小,软腭无力、下垂,打开了鼻腔的通路,部分气流从鼻腔流出;也有人刻意追求“小亮音儿”或所谓的“亲切感”把字音送到鼻腔里。



阻塞性鼻音问题大多由于疾病,如感冒、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厚造成,对其矫治必须依赖对疾病的训练;某些方言的发音习惯也容易带有阻塞性鼻音问题,对其矫治必须从普通话语音的矫治人手,强调吐字归音的到位程度。



4

鼻音问题该如何矫治?

开放性鼻音问题的矫治

一是,体会软腭动作。
比较软腭抬起与下垂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分别为口腔音和鼻腔音,体会软腭动作与声音的关系,锻炼软腭使其动作灵活。通过比较会发现,用“半打哈欠”的感觉带动软腭抬起,放松舌根、牙关,加大后声腔开度,就可以关闭鼻腔通路,发出正确的口腔音。

二是,阻塞鼻腔通路发单元音的延长音。
用手指轻轻地捏住鼻翼,阻塞鼻腔通道,强迫软腭上升,发a-o-e-i-u-u, 使声音进入口腔。这六个单元音都是口腔音,如果发音过程中,鼻子有堵塞感,说明软腭动作不到位,使得声音又分流到了鼻腔,应进行调整,直到阻塞鼻腔能发出以上正常的单元音,才说明软腭的动作是到位的。找到正确的感觉以后,可以松开手,将正确的状态转移到说话中。


三是,音节练习。
①单纯的口腔音音节练习
开口呼 a o e er ai ei ao ou
齐齿呼 i ia iao ie iou

合口呼 u ua uai uei u
撮口呼 ü üe

②鼻韵母音节练习
在单纯口腔音练习准确和熟练的基础上,可以练习鼻韵母音节。练习时,先发好主要元音,再发鼻韵尾,然后连起来发。
前鼻韵母an ian uan uan in en uen ün
后鼻韵母ang iang uang ing eng ueng ong iong


阻塞性鼻音鼻音问题的矫治

阻塞性鼻音问题,从听觉的感觉上,是鼻音的缺失。鼻韵母归音必须到位,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听起来会带有方音色彩,还有一种鼻腔不通的堵塞感。要解决这问题:
一是,可以用上面的鼻韵母音节练习进行矫治。
二是,音节对比练习。
ai-an  ie-ian  ua -uan  üe-üan i-in e-en uo-uen ü-ün
a-ang ia-iang ua-uang i-ing e-eng uo-ueng  o-ong ü-iong


口鼻呼吸分离训练


除了以上这些矫治方法,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口鼻呼吸分离训练。家长利用镜子、孩子的手、纸条等物来增加孩子的理解及趣味。以孩子手掌为例,让孩子手掌摊开,放于口鼻之间,捏住孩子鼻腔,让其用嘴巴呼气,感受气流的位置(掌心会感觉有气流通过),让孩子闭紧嘴巴,用鼻子呼气,感受气流的位置(手背会感觉有气流通过)。



反复几次后,让孩子自己尝试轮流用嘴巴和鼻子来呼气。让孩子自己控制气流,用吸管往水中吹气,在吹气的同时发音。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