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自食其力”?
前几天评估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叫贝贝的,4岁半的小男孩。孩子的注意力不好,等不及,坐不住,喜欢用哭、躺地来逃避任务。经过几个回合强化物引导,孩子慢慢可以和老师进行短时间的互动学习,并完成部分测评任务。在和孩子的家长沟通过程中,除了孩子的认知语言之外,家长对于孩子未来能不能自己照顾自己,有一种深深的担忧。
那么,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始今天的分享:
1. 家庭教养方式;
2. 衣、食、住、行;
3. 遇到困难寻求帮助。
我们先来一起思考一个问题——“生活中孩子在吃饼干或者面包,我们担心孩子会口渴,于是提前给孩子把水准备好,甚至调好了温度,这对孩子未来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养成有帮助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和强调的是,在任何的家庭生活场景中,让孩子从小培养一种依靠自己经历成长中的困难的习惯都是很重要的,就像石缝中的小草往往茁壮成长一样。
那么,像我们上面提到的贝贝小朋友,4岁多了出门还需要抱着,吃饭需要喂饭的情况,孩子从小依靠自己行动的机会就很少,身体的全面发展反而和同龄人相比被抑制了。所以,帮助我们自己的孩子逐步养成应该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是极其的重要的。
接着我们来看看“衣食住行”的部分。
01
“衣”食住行
穿衣服的部分是指衣服鞋袜裤子的“穿脱”、“洗”、“收纳整理”等等。在此我们用穿鞋子这样的一个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活动来举例子,大家也可以耐心看完下面的教程,然后想一想我们平时是这样做的吗?还有这样做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穿鞋训练-工序分解法(顺序法或倒序法)
第1步:帮其穿上鞋,让孩子扣上或把鞋带系上;
第2步:让孩子把穿到脚跟的鞋穿上;
第3步:让孩子把脚尖已伸进鞋里的鞋穿上;
第4步:帮其穿上一只鞋,让孩子穿另一只;
第5步:把鞋放在孩子面前,让他自己穿上。
在上述的穿鞋训练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这种分解的训练法,包括顺序法和倒序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注意力不好、从来都不关注生活细节的小朋友,更加需要用这种分解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去建立对于穿鞋子整个完整过程的印象和习惯,然后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的重复并养成习惯就可以了。
同时,从第1步慢慢过渡到第5步,家长朋友们帮助孩子穿鞋子,所使用的辅助越来越少,那穿鞋子的整个完整过程,孩子自身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就越来越多。像这种分解动作步骤并逐渐减少辅助强度就是我们生活独立性练习很重要的部分。
总之一句话--明确了练习步骤以后,家长辅助的越少,我们的孩子的独立性就越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衣服、裤子有的前后之分;鞋袜有左右之分,对于认知不好的小朋友,我们可以通过在鞋子和衣服上面贴标签,来明确左右和正反面。
在此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孩子的发育落后认知不好啊,就忽略了这种独立性的练习。当然,我们上述提到的穿鞋子的方法也适用于穿衣服、穿裤子、穿袜子、扫地、洗碗、收衣服等等。
02
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的食的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吃饭”或者“用餐”。提到这个吃饭,很多家长朋友们给我们的反馈就是:孩子到点了不想吃饭,或者就是吃饭的时候坐不住,以及孩子不能使用工具独立吃饭。结果就是家长拿着碗筷在后面追着孩子喂,最后家长还得盛饭,洗碗等,苦不堪言。
作为训练师,我想强调的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我们很多人都不是因为饿才吃饭的,而是因为到时间点就要吃饭,所以我们要思考的是:到了所谓的吃饭的时间,孩子真的处在“饿”的状态吗?
他如果不饿,那当然就不会非常配合吃饭了,所以要培养孩子按时吃饭,这样的一个习惯,我们可以在饭前的一个小时把孩子的零食收起来,我们也可以在饭前1小时提前运动20分钟,去增加孩子的体力消耗增加饥饿感,这样孩子因为饿了而吃饭的动机会更强。
同时,对于吃几口饭就要去玩去跑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和他约定,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吃一口就可以玩,慢慢的过渡到,我可以吃几口,吃几勺,然后再去玩,最后再过渡到妈妈可以给孩子一小碗饭来,让他吃完了再去玩就可以了。
我们也可以用闯关游戏的方法把孩子喜欢的菜呀食物放在中间,然后孩子面前就会呈现出第一个碗是米饭,第2个碗是喜欢的菜,第3个碗是更喜欢的,这样一步一步来培养吃饭的习惯和兴趣。
最后也需要强调一下,通常吃零食的兴趣比吃饭要大,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孩子下午睡完午睡之后啊,拿着零食让孩子学会用勺子或者练习筷筷子来吃,从而培养孩子的这种手功能,最终慢慢过渡到使用筷子来吃饭,这样一个目的。同样的,关于盛饭和洗碗的部分,我们也可以参考之前穿鞋的顺序方法来教会孩子。
03
衣食“住”行
住的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定时睡眠,收拾整理房间,倒垃圾,大小便等。
通常,在孩子低年龄段和较低能力阶段,培养孩子按时上床睡觉的习惯很重要。部分家长朋友反馈的孩子晚会很晚睡的情况,可以通过晚饭后的运动、睡前的故事绘本、调整房间光线、播放适当音量的音乐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快的进入睡眠。
同样的,如果孩子早起,也需要提前在床头准备一些玩具供孩子玩耍以避免家人不能及时的陪伴。那么,对于较高能力阶段的孩子,只需要整个家庭习惯是固定的,孩子自然会和家长一样养成固定的睡眠。在收拾房间的部分,也是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来慢慢建立。
比如常用的孩子自己固定的收纳玩具的盒子,或者对于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孩子,用数字标签来约定哪一类物品放哪里,就是很好的视觉提示引导方式。倒垃圾,也是同样原理的方法。家长朋友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就给孩子培养类似的习惯。
04
衣食住“行”
“行”的部分通常包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行走时候过马路红绿灯规则,购物,去医院,去上学等。
我们先举例一个,家长朋友们经常会问到的问题——乘坐公共交通(公交车、地铁等)。对于很多行为规则不好的小朋友,在坐公交车地铁的时候他们会跑来跑去,也就是坐不住,有时候还会发出大的声音(自言自语、报站名、叫喊等),以及一些其他的行为。那么我们建议的方法就是在孩子的认知和规则不够好的时候,我们每次出门可以在包里面装3~5样孩子喜欢的物品或者零食。
当孩子不能够安静的坐车的时候,家长们可以从包里面拿出一样孩子喜欢的物品和他玩,这样的话孩子的注意力就在玩具上了,从而避免坐车的时候无聊引发一些其他的行为问题,也不会经常被嘈杂的环境所影响。那么对于购物,过马路,去医院等等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活动,那么往往都是需要有一定的认知作为基础。
通常建议,当孩子的认知和规则达到一定能力的时候,先由康复训练师分小组的带领孩子在模拟的环境练习,然后慢慢的过渡到生活中即可。这个部分除了早期需要家长朋友全程辅助外,后期往往都是孩子的康复达到一定的高度后,通过社交小组活动慢慢学会的。比如购物除了找到物品外,还涉及到加减法、钱币等等。
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孩子学习困难的问题,一旦孩子达到可以学习这样的活动的级别,自然会有相应科学系统的教方帮助孩子并培训到家长朋友生活中运用。我们可以先做好前面部分,帮助孩子越来越独立的家中表现。
最后,也是孩子独立性和社会性比较高级的部分,发起求助。不管是孩子还是我们成年人,当生活中出现一些超出预期或者不可控的事件的时候,类似于寻求路人帮助,报警等技能,也是我们需要在孩子的整体能力达到一定阶段后去稳定的掌握的。
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培养孩子有什么需求就主动找家长表达的习惯是很重要,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我们还会教会孩子描述一件事,复述一件事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更高级别的语言和生活技能。家长朋友们,“孩子在吃面包,我们就提前给孩子把水准备好”并不是一个好的独立性培养哦!!!
以上,为本期分享的涉及到孩子生活自理部分需要慢慢掌握的能力,大家赶紧练习起来吧,希望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