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欧美、日韩或是港台地区,家长们遇到孩子语言发展问题时,只需淡定地拿起电话,预约当地的言语训练师即可。因为言语训练师是专门负责儿童和成人语言、沟通方面的专业人士。
而在国内,言语训练师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言语训练师究竟是做什么的?就是教别人说话吗?”而正是由于不了解,大家也对言语训练师有着不少误解,导致干预训练的过程不够顺畅。据统计,我国言语训练师人才缺口高达25万。
言语训练师是一群特殊的“教师”,和“学生”说上一百句话,也许才能得到一个简短的回应。一个词可能教上千遍,“学生”才会含糊地说出来一次……但这些可爱的学生却从未让这些特殊的“教师”们选择放弃。
这一次,朗朗采访了东方启音的几位训练师,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声音,让我们更深的走进“训练师”的世界。
01
您当初为什么想做一名言语训练师?
@赵老师 ? OMP课程培训老师
2010-2011年在家乡的特殊教育学校做志愿者,对于特殊儿童当时的现状很震惊,感觉自己当时对于他们没有实际的帮助,只能是以同情心在做帮忙。从而在高考选择了音乐训练专业,并在大学期间持续做特教志愿者用自己所学帮助特殊儿童学习。大学实习期加入东方启音作为实习生,并一直工作至今。
@谭老师 ? 广州天河中心
当时成为一名言语训练师,其实是预料之外的事情。原本没有接触过这一行,跟孩子也比较少接触。进入这行原本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是慢慢接触到这份职业,了解更多关于言语训练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后,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份职业,因为这份职业极具挑战性同时又能给我带来成就感。
@黄老师 ? 佛山祖庙中心
成为训练师可以说是本不在意料之内的事。我也没想过自己会去教小朋友,一直以来都觉得哄小孩真的蛮难的。由于专业挂钩,无意中被朋友推荐来面试训练师,其实这是一份充满挑战的职业。但是在被推荐之前,我又看了《自闭历程》这一部电影,让我对自闭症产生了好奇与想帮助他们打开大门的想法,所以我就毫不犹豫的进入了这个行业。
@刘老师 ? 杭州下城中心
成为训练师其实是误打误撞的,大学的专业是中医临床专业,实习的时候刚好分配到一家脑病专科医院,针对脑瘫、智力低下、发育迟缓、染色体问题儿童的临床训练。没有其他想法,就是看着这些可爱的天使们,自己很心疼,跟这些孩子相处在一起真的非常快乐。久而久之,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就觉得必须要自我提升更多,能够真正的帮助到他们,于是就踏入了训练师这个行业。
做训练师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赵老师 ? OMP课程培训老师
训练师这个职业是我一直所热爱的。在儿童康复干预中,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感,更有着一个家庭所有的希望和寄托,还有一个小朋友的未来,能够在他最佳的黄金干预期给到专业的支持与帮助,是我非常珍惜的,宝贵的一段缘分。在成人康复干预中,我能感受到的还有患者自己对于康复训练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于能够清楚发音,自然对话的迫切。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在激励着我在训练师这个职业上不断前行。
@谭老师 ? 广州天河中心
做训练师的意义最大的就在于自己接触的每一个孩子能取得进步甚至从启音毕业走进学校,这也是职业上的一种成就感。当然还有让更多的亲人朋友甚至社会人士真正了解我的工作内容和言语训练,乃至认识这些特殊的可爱的孩子们,然后理解并接纳他们。
@黄老师 ? 佛山祖庙中心
做了训练师后最大的感想大概就是不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了。训练师如同心理学一样,有着深刻的社会刻板印象,有些人以为你光鲜亮丽,有些人却觉得你早晚也会是个傻子,因为你教的就是一些特别的孩子。语言的力量是药也是毒,我从不认为我教的小朋友是不正常的,他们只是没找到正确的表达方法,或者是家庭教养方式让他们表现得跟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而已。只要稍加引导,一切皆有可能,所以做训练师最大的意义应该就是帮助小朋友打开大门,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信息互通。用电影里的一句话就是“just open the door”
@刘老师 ? 杭州下城中心
从毕业到如今差不多八年时间,都是致力于儿童康复。孩子的学习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孩子及家属和我们共同付出巨大的努力与耐心,每当看到自己教的孩子能够正常说话时,就非常有成就感,心里美滋滋的,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而且跟这些天使们相处是真的很快乐~
在训练师的路上,有什么记忆深刻或被误解的事情吗?
@黄老师 ? 佛山祖庙中心
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每个小朋友都真的超会看眼色,喜欢耍赖但也超级暖。比如之前有个唐宝宝不会表达,只会哭,让他做任务,他会一边嚎啕大哭一边小眼神偷瞄你观察你,看你没反应就搓搓鼻涕再加大肢体动作,还是没反应就默默安静揉眼睛了,这种可爱大家或许都很难看到。但也有经常被误解的时候,比如上课的时候小朋友打老师,老师下意识往后躲,有个奶奶在监控看见了,就立马生气的冲进课室问:“你躲什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孙子。”难道做训练师连一点人的本能反应都不能有了吗?其实每一种行为背后都藏着一个真正要表达的东西。但要求每一个人都读懂,似乎不太现实。
@谭老师 ? 广州天河中心
在训练师这条路上我觉得最容易被家长质疑的,也就是专业性、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了吧。因为在跟家长第一次接触过程中,家长会先入为主将外表与咱们的教学经验等同起来,那这对于刚入行或是入行不久的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该如何让家长快速接受并信任我们?当然,一方面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另一方面真诚耐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也是很重要的!
@赵老师 ? OMP课程培训老师
做训练师这么多年,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有很多记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件事比如:
(1)陪伴着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tiger,在课程毕业的时候手绘了他一直想邀请我去的公园喷泉作为礼物送给我(妈妈说我们课上的小手工都收藏摆放了起来)。
(2)生病还没有退烧的CC坚持要妈妈送他来找我上课,红着小脸蛋在我怀里上完了一节课。
(3)课前胳膊意外脱臼的君君,在上完课妈妈才和我说君君是习惯性脱臼,去医院,现在想想都是瑟瑟发抖。
(4)还有先前每次早上第一节上课都要拉粑粑的妞妞。
(5)在高校授课的期末课评里,有位同学写了一句话:言语训练师是一个神奇的职业。
接触过太多的小朋友和家长,收获的惊喜和感动也太多了。
可能大家都会觉得说话容易,吃饭容易,认知容易,即使发现了孩子的言语问题,很多人还是会不以为然。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或者用双眼去看孩子的现状,会发现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言语训练师一个特别需要同理心和耐心的行业,每位训练师都需要不断钻研自己的专业技术,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更加辽阔的蓝天。
孩子需要被深入的了解,训练师们也同样需要被理解。
当孩子在被发现有言语问题时,在接下来的日子不得不跟一个“特殊的陌生人”——言语训练师相处。若孩子在训练室里哭闹或是做出一些异常行为,希望每位家长都能相信老师们可以解决好这些问题。每位训练师的愿景之一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变得更好,能够打开属于孩子自身的大门。
只有相信和理解,不要放弃,才能给孩子和训练师一个完美的结果。